110 政大公法、交大科法、東吳國際法推甄/台大國際法組考試心得

Yoming Lin
15 min readMar 16, 2021

--

在準備法研所推甄及考試的過程中參考了許多的心得文,不管在備審資料的準備、面試的注意事項或是參考書的選用上都多有受益,並有鑑於網路上針對國際法組推甄及考試的心得及參考資料相對於其他組別來得少,自己在過程中也花了一些時間摸索,因此在上榜後希望能藉由自身經驗的分享,給予未來有志於報考國際法組的大家一些準備的方向及信心。如多數心得文,我會以基本資料、準備時間軸、書單及心得的架構呈現。文筆不好請大家多擔待。

報名系所:

  • 推甄:政大公法(乙組)/交大科法所/東吳國際法組
  • 考試:台大國際法組

錄取結果:

  • 政大公法組 正六/交大科法所 正取/東吳國際法組 正一
  • 台大國際法組 正三

學經歷背景:

  •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班排7%,系排7%。
  • 傑賽普模擬法庭(台灣)2018年最佳書狀、2019年教練;校內模擬法庭第二名
  • 法務部法制司暑期實習
  • 教授校外研究案 研究助理、校內課堂助教
  • 科技部研究計畫(推甄當年、備審只有放計畫書)
  • 校內專題一篇、校內論文競賽(第一名)一篇
  • 托福(2015年)95分、多益(2016年)960分

以下是簡短的時間軸:

9月初~10月中:研究計畫撰寫、備審資料準備(各校大都在10月中截止)。

10月中~11月中:政大及交大面試集中在11月14號的週末,故這段時間就一邊準備面試,一邊慢慢開始念國際公法及國際經貿法(大概念了一半)。

11月中~1月中:確定推上政大後,開始專心準備台大的考試,這段時間啃完國際經貿法、國際公法及海洋法,行政法則是除了行政罰法及行政執行法來不及念之外,其他章節有大致跑完一遍。

1月中~2月:做國際經貿法、國際公法筆記及搶救民法。

推甄準備心得(政大公法乙組、交大科法)

在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前,這邊先推薦大家去讀這篇我拜讀不下數十次的廖台大廖律大神的心得文:

有關書審資料的內容及寫法,以及面試的基本準備都有詳盡的介紹,我也是看這篇文章準備的,建議大家可以以這篇文章為主軸準備備審資料,以下謹簡單就我自身的經驗及政大公法乙組、交大科法所作補充。

備審

簡章公布(約9月中)前可以參考去年的簡章先準備備審。原則上基本資料(自傳及讀書計畫等)可以在一到二個禮拜內完成,研究計畫比較耗時,個人建議七月開始構思,最好在暑假寫完,才有時間請學長姐或是老師幫忙看~我是個重度拖延症患者,暑假幾乎都在作教授的研究案,在9月初時才趕忙在一個月內生出研究計畫(約25頁)。

建議大家可以先從備審資料長度沒限制的校系開始準備(例如政大),之後再針對其他校系要求修改(例如東吳及北大書審須10頁內)。推薦信的部分建議找與自己推甄組別相關的教授,我當時是找了熟識的國際法領域教授及指導我的科技部研究計畫的公法教授寫推薦信。

「政大公法組」

政大公法組分為甲組及乙組,分別為傳統的公法組及國際法組。乙組的課程設計為國際法及公法並重,且推甄階段不會事先公告甲/乙組名額(兩組共16位進入複試),面試時也是甲乙兩組教授共同面試,若決定申請而無法選定研究計畫主題,也許可以嘗試朝國際法及公法結合的方向思考(但要注意兩者在法學方法論上不應為比較法)。

「交大科法組」

交大科法組較重視跨領域的能力,我自己是理解為英文能力、實務實習經驗、及接觸或應用非傳統法科知識的經驗XD,所以自傳也是分別以國際法模擬法庭、法務部實習、及曾參加理律跟清大合辦的程式語言暑期課程為主軸下去寫。交大的書審不要求附研究計畫,但我還是當作研究能力的證明與其他著作一併送出去了,不過面試時並沒有被問到任何相關的問題。

面試

面試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自己備審放了些什麼,尤其是研究計畫及其他著作都要非常熟悉。政大面試時大概有七成的時間都被教授抓著問研究計畫的問題,也很意外地被問了備審資料中放的一篇較短的著作。

政大面試為一對三位教授,聽說以前是會先2~3分鐘的自我介紹,但今年我是被要求用兩分鐘簡述研究計畫。另外,如前所述,由於面試時會同時遇到甲組及乙組的老師,準備時也應一併準備公法問題,例如國際條約、國際習慣法對我國的法效力及法位階這類基本的公法國際法交錯的爭議務必要掌握(雖然我覺得自己答得不怎麼樣XD)。

交大的面試分兩關,第一關兩位教授,第二關三位教授,不同梯次兩關的先後不同,兩關都要求3~5分鐘自我介紹,且須搭配簡報檔。交大科法很重視英語能力,所以建議使用全英文自我介紹,在面試當天聽到前後的考生也都是用英文自我介紹。我個人覺得第一關的問題比較傳統,例如報考動機、學經歷等等,甚至時間還沒到教授就問完問題請我離開了(不知道是不是對我沒什麼興趣),第二關就比較會緊湊,也會有要用英文回答的問題。另外我發現教授們對我的校外活動蠻有興趣的,例如我參加過的理律跟清大合作開辦的「AI for Lawyers」程式實作暑期課程以及大四暑假申請但因為疫情取消的海牙國際法學院的暑期國際法課程,都有被要求用英文介紹及回答。

考試準備心得(台大法研國際法組)

由於準備考試的時間比較短,唸書方式也不甚可取,能上榜真的是上輩子燒好香(拜拜也都有用好馬葛格的法益保護位階拜拜法),所以這篇考試心得文只是單純希望未來若有跟我一樣準備時間不足而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是想要放棄的考生,可以透過這篇心得獲得一些信心及方向。

上榜成績

  • 英文(A):74分(*2)
  • 民法(A):33分(*1)
  • 國際公法(B):54分(*1.5)
  • 行政法(B):38分(*1.5)
  • 國際經貿法:82分(*1.5)
  • 加權總分:442分(最低錄取434分)

各科書單及心得

國際公法:程顥,國際公法/林廷輝,海洋法爭點解讀

由於大一、大二時參加過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及當過教練,對國際法的基本原理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也因此沒有分配太多時間在這科,連帶影響分數,但加權較重,建議大家還是要好好把握這科。

國際公法B卷原則上有兩題,傳統國公及海洋法各一題,各佔50分,所以在準備時間上理應並重。但海洋法外的國際公法體系仍很大,其中又以法源、主體、條約解釋、管轄、武力使用、國際責任、主權豁免等制度為要。海洋法題目則通常僅需操作性的了解UNCLOS條文即可。因此我在時間的分配上大約是國公7海洋法3。因為時間壓力且有國公底子,我自己只把程顥的國公翻一次當做複習架構,並將以前帶傑賽普讀書會時準備過的ICJ案子重點寫在便條紙上,貼在國際公法學習式法典中對應的條約旁,考試當天就是念法典中的便條筆記這樣。

國公的準備應「廣而不必深入」,將各個主題的原理原則弄懂並能連結到對應的條約條文即可,時間允許也可以把重要的幾個ICJ案子整理一下,擷取出核心Holding寫在考卷上增加論述深度。(例如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的習慣法要件演變及特別影響國、Nicaragua的武力使用禁止及集體自衛權、Pulp Mills的跨境損害及預防/預警原則等)另有幾年考題跟其前年度Jessup題目中的傳統爭點相近,所以有特別針對去年及前年Jessup的主題準備外交豁免、管轄及羅馬規約衝突,結果竟然考了30分完全沒念到的國際人道法XD,所以若時間充裕還是建議盡量將國公所有主題都至少看過一次有基本印象。

海洋法的部分因為時間因素且傑賽普比賽時負責海洋法爭點,就沒看姜皇池老師的國際海洋法神書,我是買了林廷輝的海洋法爭點解讀,這是針對司律考試的參考書,排版清楚明暸內容淺顯易讀,也有少數專題討論及附圖,我只花約一個禮拜詳讀這本書的前四章,並搭配書後附的UNCLOS條文細讀(真的建議可以把UNCLOS從頭到尾細讀一遍,會發現很多沒注意過的細節)。其中基線、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大陸礁層及公海的劃界方法及沿海國在各區域之民刑事管轄權及權利義務、無害通行權、緊追權等大考點是一定要熟悉的(今年考了緊追權及武力停船的要件),總之若是時間不夠,在台大海洋法較為技術性的出題方向下,將基本章節以及UNCLOS條文弄熟後,能夠操作性的引用法條及列出要件並涵攝,就有機會拿到基本分數。

國際經貿法:林彩瑜,WTO制度與實務/Peter Van Den Bossche, The Law and Policy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ext, Cases and Materials

台大的國際經貿法基本上就是考WTO法,包括重要的 GATT、GATS、TRIPS、SCM、TBT、SPS、Anti-Dumping Agreement、Safeguard Agreement 等協定都在出題範圍,其中又以GATT第1條最惠國待遇原則、第3條國民待遇原則、第6條數量限制、第20條一般例外為超級重要的考試熱區。協定看似很多,但其實每個協定真正需要詳讀的僅有約5~10條規範實質義務的條文,所以若時間允許最好每個協定都要準備到,我沒念到GATS及TRIPS(後者好像已經三、四年沒有考過了),結果這次都考出來了。

因為大學時沒接觸過WTO法,而台大的國際經貿法加權1.5又是全英文申論作答,我絕大多數的時間幾乎都投在這科上。時間壓力下就沒有看羅昌發老師的書,而是以林老師及Peter Van Den Bossche的書為主,Peter Van Den Bossche這本書非常詳細,針對每個條約主要條文的文義解釋、構成要件、審查步驟及標準等都有清楚的介紹,也收錄非常多Panel及Appellate Body Decisions,非常推薦作為備考用書。

我每看完林彩瑜老師的書的一個章節,建立初步中文版架構並掌握應有深度後,就接著搭配Peter Van Den Bossche的對應章節詳讀,並做成筆記,建立以條文主、case decisions為輔的架構,其實就是針對文義解釋、構成要件、審查步驟及基準做逐條釋義。個人建議在閱讀理解、做筆記及記憶時都以英文為主,才能建立英文版的體系結構及論述,以免到考場上要在腦中翻譯甚至忘記專有名詞的拼法。

建議大家可以在開始準備考試時就先準備好紙本的WTO所有條約的法條本,也可參考WTO官網上的「Dispute Settlement:One-Page Case Summaries」(WTO官方將每個案件的core facts和key findings 整理成一頁的case brief出版)(我自己有再從筆記中擷取40個案子),邊看筆記就可以邊寫在上面了,才不用像我一樣在考前還還花了兩天印法條做筆記。

最後感謝五年英美法全英班紮實的訓練讓我不用太費心於英文申論,這邊簡單分享我的寫作方式,為求清楚都是以類似三段論法的結構寫:

首先是開標:Country A violates Article I of GATT by imposing measure B.

首句大前提點出法條及法律概念:

According to Article I of GATT, customs duties of any kin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ortation of the product at hand shall be accorded immediately and unconditionally to the like product… (可用established in/ held by/ under/ recognized/ enshrined in/ as prescribed等詞替換).

後以案件闡釋法條之文義解釋及構成要件或審查標準,例如何謂「like product」、什麼樣的政府手段不符合「accorded immediately and unconditionally」,也可以進行案件事實的differentiate。

再以題目事實涵攝前述法律概念:Herein/ In the case at hand/ Accordingly, …最後得出該標題下的結論:Hence/ To sum up, …Country A acted inconsistently with her MFN-treatment obligation by initiating measure B, which constitutes a violation of Article I of GATT.

民法及行政法

如大家能看到我那精美的民法及行政法成績,我本來打算放掉加權低的民法專心拼其他科,後來細看簡章才發現不能有一科掛零,考前最後一週花了一天把正好的民法解題書進階篇的親屬繼承翻完,結果考了別居與同居制度(?);行政法則是念兆熙的行政法爭點解讀,但行政罰法及行政執行法直到最後都沒來得及念,所以這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板上其他大神的心得文,我就不誤人子弟了。

考古題

練習考古題非常重要,若時間允許一定要練習考古題!我因為一直唸到考前最後一週才開始做筆記及複習筆記,幾乎可說是完全沒有寫過考古題(僅寫了108、109兩回英文以及考前跟著朋友去參加一次公法讀書會寫了一份行政法考卷),台大第一天早八考國際經貿法突然要用英文申論在試場上真的很不知所措,光是審題跟思考論述結構就花了快半小時,下筆磕磕絆絆,考完挫折感也很重,所以真心建議考古題一定要練~

尤其是WTO法個人建議可以考慮先寫模組式擬答,針對每年必考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一般例外等義務先準備好【法條+案件+概念論述】的大前提擬答,看到題目就可以直接無腦輸出漂亮作答,答題時才不會慌了手腳~

後記

對我而言備考台大法研的期間是十分痛苦且崩潰的,由於自己非常非常晚才下定決心要考台大法研,相較於大多數人在七月甚至更早就開始看函授念書了,我到十月下旬才把書買齊,開始慢慢唸參考書,也沒有參加任何讀書會。而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已經唸完一遍要開始第二遍了,每天在一大地閱看著隔壁一排排的參考書跟解題書,再低頭看自己剛到貨的行政法爭點解讀,真的感到非常無力也很後悔怎麼沒有早點開始念(所以後來就躲到五大地閱了),有過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幸好最後撐過來了。

因為自己的備考經驗參考價值不高,推甄及考試成績也不是非常傑出,實在是不太敢寫心得文,但考前有暗自期許若上榜要發文回饋,於是就有了這篇文(請小力鞭)。再次重申,分享自己備考的經驗僅是作為負面教材xD 或是提供跟我一樣太晚開始準備而自我懷疑或想放棄的考生參考,另外也提供給大學期間已經有國際公法的底子或是有志於繼續走國際法之路的傑賽普學弟妹們一些偷吃步的選擇。上面列的書單其實都不夠深入,採取的念法風險也很大,若是專心要準備台大國際法組又有充裕時間的話(6個月以上),就不建議參考我的方法。但若和我一樣是快11月初才要開始念,「desperate times call for desperate measures」,希望我的經驗能帶來一些幫助及信心。

最後不免俗地要感謝父母的支持及為數不多的朋友們的幫助,尤其是廖台大廖律在推甄及考試的過程中提供我許多幫助及資訊、曾台大曾推事、陳推事、偉齊在民法及公法方面的幫忙。最感謝的莫過於在我因為同時趕研究案及準備備審兩頭燒時全力幫助我,備考期間數度因為念不完而瀕臨崩潰時也能讓我不放棄考試的Cathy。還有許多曾幫助我的朋友們恕我無法一一列出,真的非常感謝。

如要參考更詳細且周全的台大國際法組考試準備方式,

個人推薦大家視自己的情況可以去參考 PTT graduate 版的 emiliyang大(https://moptt.tw/p/graduate.M.1585022378.A.ADB) 及 b117b117大(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15370357.A.47A.html )的心得文,也可以到Dcard 研究所版搜尋今年國際法組正一的心得文,都非常有參考價值!

再附上文中提到的:

好馬葛格的法益保護位階拜拜法: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13887422048514&id=687174151386521

WTO Dispute Settlement: One-Page Case Summaries (1995–2018):

以及WTO法筆記的截圖供參(使用 iPad + Goodnotes):

--

--

No responses yet